Search

红寺堡

iNote-红寺堡-一个不曾存在的地方

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几乎所有的地方招商资料的首页几乎都能看到以自己为圆心,画一个圈标,然后榜地理位置优越的介绍信息,甚至不通火车的偏远小镇也号称自己衢通天下,实则妥妥的自欺欺人的“地心说”。位于宁夏贺兰山麓的红寺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如果不是因为工作关系,我可能永远不会到红寺堡这个地方,来之前,完全没听说过。

红寺堡区位于宁夏中部,属吴忠市,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区,在设区之前,这里是一片荒漠,经过两次移民和大规模开发,形成了行政区域面积 2767 平方公里 ,共 27 万移民的现有行政区划。

这里原本是一片沙漠,只因一位前水利部长在飞机上看到该地区平坦,觉得大好河山不能浪费,便启动了“1236 工程”,通过扬黄灌溉和移民,硬生生把一片荒漠,建成了能够住人的红寺堡区。实际上,这里本来要开发 140 万亩土地,终因水资源不足以满足这么多耕地用水,再开发了一半工程,便停止了继续开发。

枸杞、牛羊肉、葡萄酒是宁夏的特色,并称“宁夏红”,红寺堡也有这三大件,品质确实不错,另外,还有黄花菜,在这片年降水只有 200 毫升,年蒸发量在 1300 毫升以上的地方,可能也就适合发展这些产业。

枸杞这种生命力旺盛的作物,适合在很多地方生长,只是在土地可以种更有经济价值的地方,并不会发展枸杞,才给了新疆、宁夏等一些种枸杞的地方口实,宣传说自己适合种枸杞。除了枸杞完全没有其他可以种植的了。

葡萄酒是舶来品,一直有明显的逼格标签,尽管国内葡萄酒的品质不错,但始终做不起来品牌。红寺堡的葡萄酒也是这样,全区 20 几家葡萄酒酒庄,并没有做出一个真正知名的品牌,顶好的葡萄酒多进入贸易渠道,流入三四线城市。红寺堡的葡萄酒产业效益整体并不好,一是大环境所致,自2016年起,中国葡萄酒市场连续五年出现下滑,销售收入和产量都大幅减少。早期葡萄酒市场被贵族化、神秘化,导致大众消费者难以接近。此外,许多酒庄未将市场推广和销售列入资金预算,导致市场培育进展缓慢。二是红寺堡成本不占优,种植成本高。三是销售主要依靠经销商。四是品牌溢价低,葡萄酒是品牌和文化属性非常强的非必需消费品,品牌属性很强。考察的三家酒庄虽然都有斩获各类葡萄酒大奖,但红寺堡葡萄酒并没有形成一家在市场上比肩张裕、长城、威龙一类的知名葡萄酒品牌。由于品牌弱,红寺堡的葡萄酒销售主要走经销商渠道销往三线以下城市,葡萄酒市场价格多在 100-200 元/瓶之间。五是许多葡萄酒企业在酒庄和建筑方面的投入庞大,而对葡萄园的投入不足,导致“非生产型成本”过高。

牛羊肉一直比猪肉和禽肉贵,因为养牛和羊,确实成本高,内蒙东部和新疆南部牧区还好,大片牧场水草丰美,可以低成本的养殖牛羊,红寺堡自然条件虽然没有上述地方优越,但也可以在荒山野地放牧,实现相对低成本养殖,这几年实行退林还耕,封山育林,不能随便放牧,只能通过种植饲料玉米养殖牛羊,不仅占用了耕地,还增加了养殖成本,导致红寺堡的牛羊肉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一半,完全丧失了市场竞争力。直播平台上的牛羊肉价格比内蒙,新疆的价格还要低,这是因为电商平台上的牛羊肉多是外蒙,中亚进口,阿根廷进口的,这些地区的牛羊养殖成本更低很多。

现在看红寺堡唯一有优势的农产品是黄花菜,黄花菜又叫萱草,忘忧草,在中国有上千个品种,能食用的有三五百个品种,在中国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中都有提到萱草有清热利尿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花菜有治疗抑郁的功效。黄花菜为多年生草本, 1 次种植可采摘多年。每年 7 月份是黄花菜都采摘季节,必须在凌晨 4 点 - 6 点开花前采摘,采摘人工费是 1 元/斤,熟练工人每天最多采摘 1 亩地,,一批价格在 27 元左右,平均市场价 65 元/斤。维持这样的价格,一亩地产值在 2 万元,纯收入可达八千元以上,对于宁夏地区的农户来说,八千块的亩收益实属可观。所以现在,当地政府和农户种植黄花菜都积极性都很高。

红寺堡除了上述葡萄酒,牛羊肉和黄花菜这样的特色农业产业外,并没有像样的工业,当地流传一句话,红寺堡的农业是玉米,工业是砖头,可见一斑。不过,本地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大片荒地上发展光伏发电,优势得天独厚,当地工业,农业用电都只有 6 毛钱,成本非常低。

红寺堡现有人口 27 万,全部是移民以及移民后代,27 万移民汉民和回民大概各占一半,其中 3 万人生活在红寺堡市区,其他分布于各乡镇。对于一个只有 3 万人的小镇,并没有太多的街道和商业设施,晚上在空空荡荡的团结广场上,只有零星的卖小吃的商贩站在寒风中等待食客。

江湖海 山河
发表于 2023-11-24,更新于 2024-04-28 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