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重要理论与应用
一、公共投资理论及其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应用
(一)农村公共投资理论
公共投资是指由一国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出于公共利益和目的所作出的资金投入。基础产业投资和农业投资是公共投资中的两大类别。
农村公共投资投资是指政府在区域上,投资重点在农村而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科技,基础设施投资是农村公共投资的三大领域。
农村公共投资的形式:
- 直接投资:国家以投资主体身份直接投资,大江大河治理,防洪防涝设施,跨地区病虫害防治等,投资额大,对农业有重大影响的投资。
- 高标农田建设:有效衔接高标农田与高效节水灌溉,低中产田改造,黑土地保护,盐碱地开发利用
- 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公关:种业振兴,生物育种,种子法
- 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大马力机械,山丘园艺小农机,全程机收
- 发展设施农业:大棚,育苗工厂,立体种养,水肥一体,智能环控
- 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水涝干旱,病虫害防控
- 引导性投资:对农村具有市场导向,科技导向,信息导向,资金导向的集群进行投资。
- 现代种养业
- 现代种业
- 乡村富民产业
- 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 乡村新型服务业
- 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 农业科技创新
- 农业农村人才培养
-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
- 农村创业创新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农业对外合作
- 股份投资:政府作为投资方之一,可与其他投资主体一起,通过资本纽带,共同参与投资、管理和收益分配。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的总体要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
(二)农村公共投资理论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应用
- 加大农业农村投资力度的渠道
- 扩大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农业农村的规模
- 保障财政支农投入
- 加大金融服务“三农”的力度
- 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
- 扩大农业农村公共投资的保障措施
- 加强组织领导
- 严格督导考核
- 扎实做好规划编制和项目储备
-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