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阶段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
农业既是人类首创的生产活动,也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起点。农业的发展是社会专业化分工的物质基础,是工业革命发生的物质基础,是工业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基础,也是技术进步、现代文明进步和人类进步的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日益显现出不会被其他产业所替代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 农业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和养料的主要源泉,这也是农业对整个人类经济社会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而且这一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 农业是工业重要的原料来源。
- 农业部门是工业化重要要素的提供者。
- 农业部门是其他部门的重要市场。
- 农业对于农村地区贫困的减少,生态环境的养护和可持续发展需要重大意义。
现阶段,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农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就是对基本民生的基础保障。
- 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会减弱,农业提供食物安全的重要性将不断增强。
- 农业的功能不断延伸,从生产向生活和生态功能不断拓展,对人类生活品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 农业供给质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的重要性和地位举足轻重,农业供给实现从低复杂度到高复杂度的转变是农业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二)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从201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始终聚焦三农,在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一)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农业发展是“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矛盾统一体,农业发展的内在矛盾性要求农业不断进行现代化,以满足新的发展目标。目标的连续完成,意味着农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农业质的改变意味着出现了与传统农业相对立的新型农业,即现代农业。所以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的发生条件,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目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方式,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决定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质量,脱离了任何一方,农业都不可能实现质的飞跃。
(二)现代农业的内涵与发展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包括科学化的生产技术,产业化的经营形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优良的生态环境、多样化的经济功能以及社会化的服务体系。
现代农业的内涵包括三方面
- 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用先进的物质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工具的技术含量,同时提高农业劳动力对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能力。
- 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现代化。
- 农业利益关系现代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农业生产体系中,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发展
在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基础上,发展出了农业现代化理论:
- 第一个阶段:由传统农业向工业化转变,工业革命、化学革命、杂交育种革命和第一次绿色革命将多种技术运用到农业中,使得农产品产量迅速提高。从而使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被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所取代。
- 第二个阶段: 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强调农业现代化在追求产量增长的同时需要关注生态环境,通过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作物制度和技术,以持续满足人类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 第三个阶段:以知识农业为主要特征,知识农业是在知识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传统产业经济高度发达之后形成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农业经济增长从传统的依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要素转为主要依靠技术和信息两种要素。
(四)中国农业现代化内涵与发展
”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三个提升、三个建设、一个衔接“
- 三个提升: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 三个建设: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绿色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和谐乡村。
- 一个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功,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与农业现代化所处阶段
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农业现代化处于追求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第二阶段。主要目标包括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村居民纯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包括六个方面:
- 稳定农业生产。
-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
-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脱贫地区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