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寻踪

iNote-灵隐寺的五百罗汉有来头

每年元旦,我总会去一次杭州的寺庙,感受一份宁静与清新。然而,我并不喜欢喧嚣的人群,因此每次都会选择那些香火不旺盛的小寺庙。最早,我常去的是径山寺,那里的清幽曾让我心驰神往。2021、2022、2023年元旦,我都去过那里。但随着径山寺的扩建和名气的逐年上升,再加上山路愈发崎岖,那里已经不再适合寻求宁静的心灵了。市区的寺庙更是人满为患,难觅一隅清净,只能另辟蹊径,选择在早晨,避开了人流的高峰。一般来说,寺庙都会在早晨六点开门,这正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时刻。

1月的清晨,若是天气晴朗,六点的杭州天边已透出微光。那天,空气中弥漫着轻微的雾气,天色昏暗,路上空无一车,只有几位早起的梅家坞村民在路边摊上挑选新鲜的蔬菜。6点半,我从梅灵北路出发,驱车经过了两公里的山路,直到飞来峰停车场。保安和摊贩已经开始忙碌,然而景区的售票处还要等到7点半才开始营业。站在门口,已经有十几个年轻人排队等候。

对外地游客来说,可以提前办理一张杭州公园和寺庙联通的年卡,这种卡非常实惠,一年40元,10月后购买还可以享受半价优惠。西湖周边的公园与诸多寺庙都能自由出入,极具性价比,法喜寺,径山寺等均可使用。

穿过隐市商业街,走向飞来峰景区的入口,灵隐寺就坐落在飞来峰的腹地。这里与其他寺庙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有丰富的历史遗产,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飞来峰上的石窟造像,是东南地区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值得每个游客驻足凝望。清晨时分,天色还未完全明亮,飞来峰的雕像隐约可见,气氛神秘而庄严。只需再走两分钟,便可以抵达灵隐寺的大门。虽然寺庙的布局大同小异,但每座庙宇的文化气息却各有千秋,径山寺的造像简约、法喜寺的造像温润,而灵隐寺的造像则显得格外威严,令人肃然起敬。

灵隐寺的管理井然有序,细节处处彰显着其卓越。每个展示牌上都精准标注了当天的星期,然而在这样一个佛门圣地,使用星期计数似乎多少有些不合适,或许使用佛历会更为恰当。

随着寺庙逐渐走向景区化,灵隐寺也开设了自己的展馆,里面展示了不少精品,许多与灵隐寺有关的近现代文化名人的作品。这座寺庙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骚客的朝圣之地,每年腊八节,灵隐寺都会施粥与市民,腊八粥已成为杭州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每年春节,灵隐寺还会向市民赠送30万副春联,许多人都视能领取灵隐寺的春联为新年的幸运符。

灵隐寺还有一座与众不同的罗汉堂,其他寺庙的罗汉堂通常设有十八或三十二尊罗汉,但灵隐寺的罗汉堂却设有五百尊青铜坐像,每尊罗汉都有不同的面容与法器,仿佛每位罗汉都拥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有兴趣,或许你可以在其中找到与自己神似的罗汉。

在灵隐寺内,还有一座不起眼的小石塔,这座石塔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灵隐寺千年历史的印记。根据历史资料,这座寺庙最早可追溯至987年,印度高僧慧理来此后,看到这座山峰像极了西天灵鹫峰,于是将其命名为飞来峰,并在此结庐,最终建成灵隐寺。千年来,灵隐寺历经战乱与劫难,尤其是在文革期间,幸得周总理的指示,浙大师生不遗余力地保护寺庙,才让它得以保存至今。

在众多与灵隐寺有交集的人物中,康熙帝无疑是一位趣味十足的存在。虽然他是一位皇帝,但他曾亲自为灵隐寺改名为“云林禅寺”,然而这一改名并未被信众接受,大家依旧习惯称之为“灵隐寺”,至今那块“云林禅寺”的牌匾仍悬挂在灵隐寺的二道门口。而另一位与灵隐寺有着深厚渊源的人物是济公,他在灵隐寺修行多年,圆寂后被尊奉为降龙罗汉,他的铜像也在罗汉堂中与其他罗汉并列。济公的故事也许能为你带来一份豁达的心境。

灵隐寺,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刹,不仅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还蕴含着无数关于历史与人情的传奇。它是杭州的一颗明珠,也是无数人心灵的归宿。

iNote

iNote

发布于 2025-01-03, 更新于 202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