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着眼实际问题

iNote-

乡村振兴战略一经发布,迅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大家对乡村振兴战略充满期待,准备大干快上时,深入思考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防范未然,十分必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久久为功,事情要一件接着一件办、任务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锲而不舍向前走,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试图毕其功于一役。在2018年1月份出台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要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用三年时间完成关乎民族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并取得重大进展,是否操之过急?在任务层层加码,政绩严厉考核之下,基层政府是否会大干快上一批形象工程,而忽略了乡村振兴的内涵?幸运的是,我们看到在2018年5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上审议的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而不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把以前经常提的“三年行动计划”延长为“五年行动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刹住冒进之风。

乡村振兴战略要更好的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第一条就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不是看表面有多少产业园,田园综合体,而是要看产业的质量,对当地就业的影响,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懂市场的是那些在市场上打拼,为生存不断自我提升的企业,要真正发挥这些市场主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政府要更多发挥“店小二”作用,而不是“掌柜”作用。几年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核桃扶贫”,政府宣称种一棵核桃树就能脱贫,政府给百姓无偿发树苗,很多地方漫山遍野都是新种植的核桃苗。刚开始,看到漫山遍野的葡萄苗,确实壮观,现在再去看,树苗早已被砍掉。农民为什么要把马上结果的核桃树砍掉,一是因为一家几棵核桃很难形成产业,二是核桃树长大后会遮蔽农田,影响庄稼生长。这就是政府过度替代市场导致产业虚假兴旺的典型失败案例。另外,政府也要发挥“制导”作用,特别是要防止产业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此外,要防止政策“念跑了调”,现在已经发现“田园综合体”建设,已经有了“房地产化”倾向,这就需要政府及时出手制止。

乡村振兴战略要促进城乡融合:要区分农业和农村的概念,农业是产业概念,农业是同工业、服务业一样的社会价值创造过程,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一定不是把原有的以户籍为标签的“农民”捆绑在原地,而是要以工业的思维发展农业,把乐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变成“职业农民”,使“农民”成为一个职业,而不再是一个身份标签。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可以住在城里,城里的人也可以到农村体验田园生活。美丽田园成为全体居民的精神家园,城市成为为全体居民提供生活起居服务的公共空间。未来的人口流动规律一定是大部分人住在城市,极小一部分人因为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留在农村,城镇化进展不可阻挡,城乡融合进程不可阻挡。乡村振兴战略应该使乡村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助推器,而不是把更多的人口留在农村。以大中型城市、新农村建设形成的“中心村”,城中村改造的新城镇、自然村落共存的城乡融合结构是未来生活空间的多重空间。

创业
发表于 2018-07-08,更新于 2024-03-28 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