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采用“装模作样”的战术,把脚本变成现实原型。利用什么心态、策略以及工具才能在7小时内建立原型。
-
13装模做样:营造假象,替代真实产品
- 营造假象,建立以假乱真的原型
- 你越投入,最终测试时,你心里便越难接受否定的结果
- 建模心态:给方案建立原型时,得暂时转换心态:从追求”十全十美”到”差强人意”,从”长期质量”到”临床模拟”
- 你可以给任何东西建模:要相信总有方法能完成原型建模和测试,那么你就能找到方法
- 原型是一次性的:不要给任何你不愿意舍弃的方案建模
- 原型内容恰到好处,不要过多:原型是用来回答疑问的,所以要让重点突出。你不需要造出功能齐全的产品
- 原型必须逼真:为了给周五的测试增加可信度,你不能要求用户发挥自己想象力,你得给他们真实的东西。你做到了,他们就能真实地反应。
- 金发姑娘品质
- 理想原型应当有”金发姑娘品质”,质量太低,人们不会相信这是真是存在的产品;如果品质太高,你需要日以继夜才能完成。你需要中庸品质、不高不低、刚刚好。
-
14制作原型
-
不同原型各有千秋,所以并没有具体的步骤可以分享。
-
选对工具,各个击破,缝合完整,先行试验
-
工具:
- 产品显示在屏幕上,用ppt,keynote
- 产品显示在纸上,用keynote,ppt
- 产品是服务,编写脚本,团队成员做演员
- 产品是实体空间-改造现有
- 产品是实物,改造现有产品,3D打印原型
-
各个击破
-
周三上午
-
引导者要把团队分配成下列角色
- 制作者(2人或以上):负责创造原型的单件(屏幕、页面、零件等)。一般是设计师或工程师。
- 整合者(1人):负责收集制作者做好的部件,并把它们天衣无缝地整合起来。一般是设计师或工程师。上午给每个人一些风格上的建议,午后再在制作者完成的部件上进行整合。
- 文案(1人):要是文案都不真实,就不可能有逼真的原型。
- 资源收集着(1人):收集现有可以利用的网页、图片及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快制作者的进程。
- 采访者(1人):在星期五带着完成的原型采访用户,要在周四写好采访稿
-
分割分镜脚本
- 可以将分镜脚本分割后,分配给不同的人做
- 确保分配一名制作者和一名编剧给开场部分,就如原型的其他部分一样。
- 在开场上花费足够的时间布景以使它更可信是很重要的。
-
缝合完整
- 在单个建模部分快要完成时,整合者就要开始工作,它的任务是让原型从头到尾紧密统一,并确保每一步都尽可能真实。
- 整合者要确定整个原型的日期、时间、名称和其他虚拟内容一致
- 整合者哟啊负责牢牢套住每个部分,保持统一。
- 它可能一整天要盯住不同任务的进度,看它们是否连贯。最后阶段,若还需要加工,她应该毫不犹豫地寻找其他队员的帮助。
-
-
-
-
周三下午三点
- 先行试验
- 每个人都停下手头工作,围成一圈,观看整合者排练解说整个原型。
- 先行试验时,要确认分镜脚本上所有的内容都已囊括在原型中,
- 试运行也是再次审视冲刺问题的好时机,这是最后一次确认这个原型能否回答你们的问题
- 试运行的第一个观众是采访者,他将在周五与用户交流。采访者要对原型和冲刺问题非常熟悉,才能从用户那里获得更多信息。
- 先行试验
发表于 2017-10-29,更新于 2023-11-30阅读量: